• 2025年3月19日 今日4版
  • 返回首版 | 返回巴中网
  • 中共巴中市委机关报
      A3  党建 【返回】
    平昌县:“护链员”机制为营商环境注入“廉动力”
    • 1
    平昌县纪委监委“护链员”深入企业对职能部门履职情况开展监督检查。

      巴中融媒记者 曾洲 文/图

      “赵总,现在企业运行情况如何?用气价格有无变化?”“现在工业用气价格每立方下调了0.45元,算下来每年可以节约运行成本20多万元,县委、县政府确实为我们企业办了大实事!”

      近日,平昌县纪委监委“护链员”王斌再次来到位于平昌县经开区的巴中碳原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了解企业“用气贵”问题解决情况。

      此前,因平昌县工业用气未单列类别,沿用非居民用气价格,对于将天然气作为主要能源的碳原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而言,生产要素成本占比过高是影响发展的一大“痛点”。

      当企业负责人赵檩在去年的一次“政企茶间荟”上提出“用气贵”问题后,平昌县立即将该诉求列入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事项,并安排挂联县级领导一线督战、发改部门牵头主抓,一场为企业纾困解难的行动就此展开。此时,恰逢平昌县纪委监委“护链员”机制探索阶段,巴中碳原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所属的先进电池产业链“护链员”王斌便“走马上任”。

      “工业企业生产要素成本调研进展如何?”“发改、经信部门来企业了解情况没有?”王斌不仅全程跟进监督职能部门事项办理进展,更靠前收集企业意见建议,坚决防止推诿扯皮、吃拿卡要等问题。

      在“党委主责、政府主抓、部门主办、纪委主推、群众主评”的工作格局下,平昌县相关部门多次与燃气公司协商推动单列工业用气类别,实现价格从4.2元每立方米降至3.75元每立方米,预计每年将为包括碳原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内的县域企业减负超百万元。

      要真正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致力将平昌打造为“企业容易做生意的地方”。这是平昌县建立“护链员”机制的初衷。

      去年12月以来,平昌县锚定油气资源、清洁能源、先进电池材料等17条细分产业链,以“小切口、大纵深”融入成渝万亿级产业集群,全面吹响“主导产业融圈建链攻坚年”号角。立足监督职责,平昌县纪委监委主动创新作为,推出“护链员”监督机制,从“室组地”中精心选出17名业务骨干,为全县17条产业链一对一提供“监督+服务”,全力优化营商环境。

      自“护链员”机制运行以来,17名“护链员”建立“一链一档”监督台账,开展监督3轮次,督促整改“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等问题23个,立案查处损害营商环境案件8件8人;收集企业诉求32件,推动解决27件,为华油中蓝等企业解决设计用工、融资、证件办理等诉求12件,累计为海博瑞、碳原子等工业企业兑现各类项目资金1836万元。

      “接下来,平昌县将深化‘护链员’机制,建立营商环境‘负面行为清单’和干部履职‘红黑榜’。通过更精准的监督,推动亲清政商关系建设,为主导产业融圈建链注入强劲‘廉动力’。”平昌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