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3月21日 今日4版
  • 返回首版 | 返回巴中网
  • 中共巴中市委机关报
      A4  关注 【返回】
    单日超3000人次游客参观体验,为何如此火爆?
    解锁恩阳科普大视界“流量密码”
    • 1
    • 2
    • 3
    • 4
    图一:科学家向孩子们讲解人工智能知识。
    图二:讲解员向游客介绍场馆布局情况。
    图三:工作人员给研学学生讲解信息传递和视听艺术的发展。
    图四:游客佩戴VR眼镜在影立方体验“动感飞轮”项目。

    巴中融媒记者 翁凯 袁崎芳 文/图

      自今年2月15日首届青少年科普视听大会在恩阳科普大视界举办以来,这座集科技、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国家级科普基地便迅速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

      时至今日,科普热潮依然持续升温,单日超3000人次游客参观体验,恩阳科普大视界俨然成为热门“打卡地”。“流量”为何如此之大?这得益于其“上新”的策略,通过不断增加新场景、新内容、新业态,成功解锁了“流量密码”。

      新场景

      运用先进的互动投影和红外感应技术,精心打造出15个不同主题的沉浸式互动空间,踏入其中,仿佛置身于梦幻般的多元宇宙

      新内容

      场馆每半年更新一次科普内容,在未来一年,基地还将持续举办系列科普视听活动,比如科普视听大会、科普视听嘉年华、科普视听月、科普电影周等

      新业态

      探索“科普+旅游”“科普+研学”“科普+红色文化”“科普+科幻”“科普+科技成果转化”多种融合模式,推动科普产业集聚发展;与文化创意企业合作,开发科普文创产品,如科普书籍、手办模型等

      1 体验感十足 打卡游玩的新晋“宠儿”

      最近,恩阳科普大世界成为人们打卡游玩的“新宠儿”。特别是周末,场馆内人潮涌动、热闹非凡,一场科技与知识的盛宴正在上演。

      3月16日上午9时许,恩阳科普大视界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家长带着孩子结伴而行,还有不少游客专程从周边赶来,只为亲身体验这里的科技魅力。场馆入口处,工作人员忙碌地为参观者进行登记和引导,现场秩序井然却充满活力。

      “听说这里有很多高科技展品,孩子一直吵着要来,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了!”市民严先生告诉记者。

      像严先生这样带孩子来的在场馆内随处可见,孩子们脸上写满期待,而家长们则希望通过这次参观,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习更多科学知识。

      要说科普大视界园区内哪儿最受欢迎,“知识就是力量”科普视听馆必定首屈一指,这里也是孩子们的“乐园”。AI区——人类与AI的棋艺比拼激烈上演;互动答题机——同学们认真地完成一道道科学题目,青少年对于科学的兴趣与热爱展现得淋漓尽致。正在指导孩子操作答题的家长何女士表示:“这种动手实践的机会非常难得,孩子们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培养创造力。”

      在VR体验区前,排队的人群络绎不绝,体验者戴上VR设备,瞬间“穿越”到宇宙深处或海底世界,惊叹声和欢笑声此起彼伏。“太震撼了!我好像真的在太空里漂浮!”刚刚体验完VR项目的游客朱聪激动地说。

      为了持续营造新鲜感,恩阳科普大视界还不断融入了更多新元素。

      新打造的沉浸式互动空间,运用先进的互动投影和红外感应技术,精心打造出15个不同主题,踏入其中,仿佛置身于梦幻般的多元宇宙。随着房间顶部投影仪的转动,光线如灵动的精灵在墙壁和地面上跳跃,还能根据孩子的位置和动作实时变幻出不同画面。孩子们时而蹲下身子,试图触摸游动的“小鱼”;时而抬头仰望,对着“星空”发出阵阵惊叹。

      一位小朋友的家长分享:“我家孩子平时比较内向,没想到在这里玩得这么开心。”

      恩阳科普大视界的火爆场景,不仅体现了公众对科学知识的渴望,也展现了科技与教育融合的巨大魅力。恩阳科普大视界运营总监尹亚楠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种互动式、沉浸式的科普方式,让更多人爱上科学,尤其是激发青少年对科技的兴趣。”

      科技感十足的恩阳科普大视界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周末休闲的好去处,更成为一座连接科学与公众的桥梁。

      2 未来感满满 科技是火热的关键“法宝”

      1月25日,科普大视界在恩阳开园,这也是全国罕有建成的大型沉浸式超高清科普视听与数字光影创意谷。

      科普大视界是4K/8K/12K/16K大型沉浸式超高清科普视听与数字光影场馆群落,是目前四川省技术领先、全国一流的数字文旅和科普视听融合产业载体,这正是恩阳科普大视界能如此火爆的关键“法宝”。

      在数字文旅高速发展背景下、视听新质生产力推动下,科普大视界中建成并投入运营了1个16K超高清LED球幕飞翔动感影院、10个元宇宙光影馆群落、1个大巴山影像记忆馆的“1+10+1”数字光影场馆矩阵。

      “科普大视界不但涵盖航空航天、文博科考、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生物科技等多个热门领域的最新成果与应用展示,还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尹亚楠介绍。

      在互动体验区,人们可体验沉浸式超高清、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现代数字光影技术,集视听科技、文博科创、动漫科幻、影视科普于一体,有嫦娥奔月、蛟龙下海、天宫一号等数十个大国重器的数字化和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场馆内还有多种视听互动装置,比如我们的互动投影,它采用红外感应器、摄像头等捕捉参与者的位置、动作等信息,把采集到的信号传输到计算机系统,系统内的互动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通过复杂的算法判断参与者的行为意图。”尹亚楠介绍。

      “高科技沉浸式的体验项目,不仅可以让游客感受到科技的魅力,而且在游玩的过程中还能学到很多科学知识。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是吸引游客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大巴山记忆馆馆长张梓苓说。

      正在参与研学活动的巴州区第七小学学生刘全叶兴奋地说:“科普老师向我们讲了蛟龙号如何下潜,我对这部分非常感兴趣,这些知识让我开阔了眼界。”

      据了解,场馆每半年更新一次科普内容,更新方面会广泛收集游客和青少年科学爱好者的意见,推出通俗易懂的系列短视频和虚拟仿真实验,进一步激发青少年探索科学的热情。

      “增加新的科普内容,主要目的是持续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我们会选择大国重器、航空航天等内容进行科普,也会结合热点科学和时政话题,比如气候变化、双碳计划等。”尹亚楠表示,在未来一年,基地还将持续举办系列科普视听活动,比如科普视听大会、科普视听嘉年华、科普视听月、科普电影周等。

      不断更新的科普内容,为游客带来持续的新鲜感,也让恩阳科普大视界始终保持着强大的吸引力。

      3 多元化发展 科普+是火爆出圈的“秘诀”

      2月26日,首届青少年科普视听大会复盘总结会召开,提出要做大“科普+”文章,做实成果转化。

      “学校组织的这次研学活动真的太棒了!我在这里学到了好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在科普大视界,刚参加完研学活动的恩阳区职业中学学生张悦说。

      火爆的人气和丰富的内容,为恩阳科普大视界构建新业态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科普+研学方面,科普大视界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精心设计了丰富多样的研学课程。例如,为小学生设置了以趣味科学实验为主的课程,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感受科学的魅力;为中学生提供更具深度的专题研究课程,如对航空航天原理的深入探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这些举措,恩阳科普大视界不仅成为一个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更构建起一个充满活力的产业生态。

      不仅仅是研学,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恩阳科普大视界将积极探索“科普+”模式,与周边旅游景点合作,推出科普旅游专线,将科普与旅游深度融合,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与文化创意企业合作,开发科普文创产品,如科普书籍、手办模型等,进一步扩大科普的影响力。探索“科普+旅游”“科普+研学”“科普+红色文化”“科普+科幻”“科普+科技成果转化”多种融合模式,推动科普产业集聚发展。

      这种产业生态的构建,不仅为自身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也为科普事业的推广和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让恩阳科普大视界的火爆得以持续和延伸,使更多人能够享受到科普带来的乐趣与知识。

      于巴中而言,推动科普与多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巴中科技文化传承源远流长,北宋时期,天文学家张思训研制出世界首台自动天象仪,为巴中科技发展奠定基石;巴中杰出科技人才济济一堂,不仅有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哈工大校长韩杰才、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等“领头羊”,更有20余万专业人才投身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

      巴中发展科普产业,不仅是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公众科学素养、促进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支持,巴中科普产业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