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断跨四省假烟制售“黑链”
巴中联合行动查获假冒品牌卷烟56万支
巴中融媒记者 向东升
金额高
查获假冒“中华”“利群”等品牌卷烟56万支,涉案金额逾3300万元
案情重
此案堪称西南地区近年打击涉烟犯罪的标志性战役
近日,随着一击法槌声落下,黄某等5名主犯被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至5年不等刑罚。至此,一条集境外制假、边境走私、全国分销于一体的黑色产业链被连根拔起,这起横跨广西、广东、河北、四川四省的特大制售伪劣卷烟案终于尘埃落定。此案查获假冒“中华”“利群”等品牌卷烟56万支,涉案金额逾3300万元,堪称西南地区近年打击涉烟犯罪的标志性战役。
案情要从2023年底说起。某天,巴中经开区部分商户正在销售的标价异常的卷烟引起了购烟群众的警觉。举报线索上传至巴中市公安局经开区公安分局后,分局党委研判分析,初步认定存在违法行为,随即连夜组建“跨部门尖刀班”,刑侦、经侦、网安精锐尽出,联手烟草稽查部门展开一场“数字围剿”。专案组通过资金流水溯源锁定“异常账户群”,结合物流数据碰撞,一个以广西为枢纽、辐射全国20余省的犯罪团伙逐渐浮出水面。
“该团伙反侦查意识极强,走私、仓储、销售全链条分离。”专案组负责人透露,犯罪头目黄某利用中越边境复杂的地形,将越南制造的假烟经防城港、东兴等地“洗白”后,通过加密通讯指挥物流公司跨省分销,仅巴中地区涉案金额就高达50余万元。
去年4月,一张天罗地网悄然铺开。当专案组截获“百万级假烟交易即将启动”的加密信息后,市公安局快速启动四省联动机制。50余名警力兵分多路,在广西防城港码头、广东某物流园、河北仓库区及四川分销点同步埋伏。
民警收网时,在冷链仓库内发现成箱的假烟与冻品混杂,刺鼻气味扑面而来。假冒包装盒上,“中华”标识几可乱真。此役共捣毁核心窝点5处,13名嫌疑人被“一锅端”,扣押假烟56万支,涉案金额逾3300万元。
审讯中,面对犯罪嫌疑人的沉默对抗,专案组拿出证据“杀手锏”:从境外IP通讯记录锁定指挥层级,用物流面单笔迹鉴定串联分销网络,借化学检测坐实假烟毒性成分。检察机关提前介入构建证据堡垒,200余份证物形成闭环,最终击溃罪犯心理防线,让其全部伏法。
破案不是终点,而是治理起点。我市相关部门随即启动净烟专项行动,对物流寄递、夜市摊点开展“穿透式排查”,并推出“一店一码”溯源系统。公安机关同步开通制假售假“云端举报平台”,群众扫码即可上传线索。巴中警方提醒广大吸烟群众,在购买香烟时要认准专卖标识,拒当“毒烟”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