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3月21日 今日4版
  • 返回首版 | 返回巴中网
  • 中共巴中市委机关报
      A2  要闻 【返回】
    南江县:探索城管新模式 答好“小城善治”时代考卷
    巴中融媒记者 姜春

      2月5日,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巴中市实施城乡居民幸福生活八大工程动员会议召开,加快建设品质生活宜居地也成了全市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期待。

      在城市治理上,更要下足绣花功夫。今年,南江县大力实施城市运营治理优化攻坚行动,推动城市管理模式创新,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品质,以实际行动答好“小城善治”的时代考卷。

      用好“城管+”模式 提升城市治理质效

      3月20日早上6点半,南江县集州街道文光社区的菜农张文华夫妇就开着装满蔬菜的三轮车来到县城南河郦景路段的潮汐摊区。有了相对固定的摊位,张文华夫妇的蔬菜一到摊位,便有很多消费者前来光顾。

      从城市精细化管理上找准问题症结,“潮汐摊区”便是安置流动摊贩的最优解。在南江县的城市治理过程中,“潮汐摊区”的设立,有效破解了占道经营“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难题,告别了以往“一刀切”式的撵、罚和没收,让城市治理更有温度。

      今年以来,聚焦“城管+”模式,南江县整合执法、市政、环卫等力量,集成社区、社会、部门资源,实现城市管理提档升级。按照“主干道严管、次干道规范、背街小巷保畅”的标准,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形成由点到面、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分片整治模式,针对占道经营、游商游贩、撑杆搭棚、非法小广告等城市“顽疾痼症”,重拳出击、专项整治。

      “我们还通过采取定点执法和巡查执法相结合的形式,延长执法时间,加强执法力量,确保城区不出现管理空隙,共同营造干净、整洁的城市人居环境。”南江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垃圾一体化“收转运” 优化城乡人居环境

      “过年的时候,我就发现以前的大型垃圾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六个小型垃圾桶,也方便及时转运处理。”年初,长赤镇廖家井乡村大酒店对面的垃圾站大变样,让陈和平等家住附近的居民十分高兴。

      陈和平观察到的小变化,也是为群众服务的大实事。今年以来,以和美乡村建设为抓手,南江县构建农村生活垃圾“收转运”一体化处置体系。为突出城乡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导向,还全面推行“村收集、镇中转、县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管理模式。

      目前,全县已投放垃圾箱2129个,309个行政村生活垃圾收集设备覆盖率达100%;取缔各类垃圾填埋场和临时堆放点60余个、垃圾池2000余个,试点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处置,在17个乡镇35个村配备三联式小型垃圾分类桶5884套,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达95%以上。

      此外,南江县与四川海创环境治理公司签订协议,采用国内最先进的新型干法窑外分解技术,协同处置城乡生活垃圾,实现无害化焚烧处理。目前,日处理城乡生活垃圾200吨以上,全县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接下来,我们将投资建设日处理能力为300吨的生活垃圾中转站,从根本上解决全县生活垃圾处理难题。”上述负责人表示。

      建设“智慧城管”平台 推进城市科学化治理

      近年来,南江县还积极探索“智慧城管+”模式,不断提升“智慧城管”平台案件处置质效,科学推进数字化城管建设,提高城市管理科学化、智慧化、精细化水平。

      “我们将不断加快‘智慧城管’平台建设,每月对案件办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超时或未按期处置案件的部门进行通报,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和工作要求。”上述负责人介绍。

      同时,该平台还提前将本月未处置案件通报给处置责任单位,限期清零。提前督促相关单位对处置周期长、难度大的案件进行线下处置,减少问题上线率,为全年平台案件100%处置奠定坚实基础。

      为确保案件的处置流程更加规范,南江县还不断完善“发现-上报-处置-反馈-考核”城市管理闭环流程,“智慧城管”平台坐席员每2小时对各处置部门案件巡检一次,对发现未接收或即将超时的案件进行及时提醒,将出现超时、返工案件的风险降至最低,不断提升案件处置质效,确保90%以上的城市管理问题在一线解决。

      2024年以来,南江县“智慧城管”平台共受理城市管理案件13860件,案件处置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