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3月28日 今日8版
  • 返回首版 | 返回巴中网
  • 中共巴中市委机关报
      A6  理论 【返回】
    全力提升医疗水平 书写有温度的“民生健康答卷”
    恩阳区卫生健康局

      去年,恩阳区卫生健康工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全力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书写有厚度、有温度的“民生健康答卷”,为全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恩阳力量。

      建强三级体系,提升服务能力。一是建强区级医疗卫生龙头。发挥区级医院资源优势,加快区人民医院和中医医院与华西医院、省人民医院、广东省中医医院等开展医、学、研多方面合作,促进科研能力和医疗服务能力双提升,培育更多的优势学科、重点专科、特色品牌。推动区人民医院“三乙”创建工作,高标准建成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和临床服务“五大中心”,加快推进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二是建强乡镇(社区)医疗卫生节点。大力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绩效评价工作,全区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达到服务能力标准,围绕群众便捷就医、放心就医,推动形成城乡“15分钟基本医疗服务圈”和“30分钟医疗急救圈”,深化家庭医生签约“六个拓展”,确保实现十类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不低于85%。三是建强村(社区)卫生室(站)网底。深入推进乡村一体化建设,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逐步转化为镇卫生院延伸举办的医疗服务点,配合医保部门推动全区各村卫生室全部纳入医保定点管理,打通医保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筑牢三个根基,提升行业形象。一是强化党建引领,筑牢思想根基。完善临床医技科室、行政科室党组织分类别指导、分群体精准施策的有效机制,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展“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活动。探索公立医院“党政工团领导机制+示范标杆”、“五项先锋”、双向培养、精细管理、特色品牌“3+5”党建融合模式。二是强化行业治理,筑牢廉政根基。持续深化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加大线索核查力度,抓好问题线索清单、风险岗位清单和制度清单完善,对辖区诊所、村卫生室开展“小诊所”集中治理抽查,规范执业行为,严厉打击非法行医。三是强化人才建设,筑牢发展根基。加快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扩容增量,灵活运用“县招乡用”“乡聘村用”人才招引机制,培养一批医疗卫生领军人才、优秀学科带头人,大力提升卫生专业人才业务能力,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发挥家庭医生团队“健康守门人”作用,夯实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

      实施两项行动,改善就医体验。一是实施医疗质量提升行动。聚焦患者在就诊过程中的痛点、难点,不断改进医疗服务流程,改善患者看病就医体验,打造更有温度的医疗服务。二是实施“互联网+医疗”行动。深入推进预约诊疗、日间手术、多学科诊疗,健全互联网医院服务功能,推动区人民医院、区中医医院建立“一站式”出入院服务中心,落实分时段预约诊疗服务,实现检验结果互认,严格落实“一医一患一室”诊查制度,实现电子健康卡全流程“扫码就医”。

      做实三项实事,增进民生福祉。一是做实老年健康管理服务。持续推进老年医学科建设、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改善老年护理服务,加强老年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做实老年人健康管理和健康服务。二是推进人口均衡发展。深入推进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和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等民生实事走深走实;健全人口监测制度,加强人口监测和形势研判,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三是做好妇幼健康保障服务。扎实做好辖区内孕产妇、0-6岁儿童免费健康服务管理以及农村适龄妇女免费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服务工作,改善看病就医服务体验,抓好巡回医疗、“万名医护走基层”等志愿服务活动,促进民生健康,增进民生福祉。

      实现三大突破,提升服务质效。一是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业务收入分配激励制度,全面推进县域医共体急救网络、人员管理、药品耗材招采、信息平台、管理考核一体化建设,进一步优化院前急救网络布局,规范开展院前医疗急救专业人员培训,提升急救医疗服务能力。二是推进医防融合改革。着力构建以疾控机构和专科疾病防治机构为骨干、医疗机构为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的管理体系。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队伍建设,有效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强化传染病防治监督和公共卫生监督,提升监督执法能力。三是推进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增强中西医协同能力,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建成率达到100%,15%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设置中医阁,20%的中医馆完成服务能力提升建设,50%的中医馆接入基层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健全中医药文化体系,建成中医药特色乡镇卫生院2个、村卫生室1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