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润心 构筑群众家门口的“精神家园”
巴中融媒记者 张永龙 文/图
满足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丰富的精神食粮必不可少。
过去十年,我市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进程中,始终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驶入快车道。
如今,服务细致的图书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场馆星罗棋布,覆盖城乡;歌舞表演、非遗活动、书画展览等文化活动接连不断,精彩纷呈;艺术节、群众文化活动、民间文艺演出同样好戏连台,令人目不暇接……丰富多彩、贴近群众的公共文化生活,已融入每一位市民的日常。
十年来,巴中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以文润心,拥有了更多可以描摹的空间。
1 文化设施建设有力
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更是心系民生的幸福指标。
为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我市将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建立了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十年来,一批批文化基础设施建了起来。
“我有空了就来这里跳坝坝舞,孙子也可以在文化站的图书馆看书。”3月24日,在巴州区宕梁街道综合文化站外的广场上,居民张秀芳和邻居们正在排练舞蹈。她说,如今居民们休闲娱乐有了好去处。(下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