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英烈精神立青春誓言
我市举行“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纪念碑下的思政课”主题活动
图一:活动现场。
图二:同学们为墓碑上五角星描红。
本报讯(巴中融媒记者 李建军 文/图)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3月31日,由市委宣传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教育局、团市委、市少工委等单位主办,通江县委宣传部、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县教育科技局等单位承办的巴中市“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纪念碑下的思政课”主题活动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举行,来自通江县沙溪初级中学和李先念红军小学的300名青少年代表齐聚于此,通过献花、默哀、描红等方式,向埋葬在这里的25048名红军烈士表达哀思。
上午8时许,李先念红军小学的200名少先队员代表身穿整齐校服,从校园列队出发,沿着蜿蜒道路徒步5公里来到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血脉,体验红军长征的艰辛历程。现场,同学们听老师讲述红四方面军在此浴血奋战、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虽然脚底磨得发疼,但想到红军战士连草鞋都走坏了,我们这点累根本不算什么。”五年级学生王雨涵说。
在红四方面军英勇烈士纪念碑前,同学们齐唱国歌,怀着崇敬之情瞻仰长眠于此的革命先烈,默哀鞠躬,表达对先烈的深切哀思和崇高敬意。在红军烈士集墓前,大家手捧白菊,行少先队礼,寄托哀思之情。
陵园内呈扇形分布的无名烈士墓群,气势恢宏,撼人心魄。17225座无名烈士墓碑上,没有名字,只有一颗颗鲜艳的五角星,如同列队的卫兵守望着这方曾经战斗过的热土。在这里,同学们俯下身子,单膝跪地,拿出准备好的画笔和颜料,一笔一画为墓碑上的五角星描红。
“通过为墓碑上五角星描红的方式,可以更好地表达师生对革命烈士的无限哀思和崇高敬意,也是对同学们的一次精神洗礼。”李先念红军小学副校长李思媛介绍,自2012年9月开始,该校已经连续十多年开展为墓碑上五角星描红活动。
“你曾热血染红大地,那是为了今天的美丽……土里的你是我扎根的灵魂,地上的我是你生命的延续,你们永远活在我们的记忆中,我们永远活在你们的事业里!”英名墙前的思政课将活动推向高潮。现场,少先队员诵读《活着》,用稚嫩而坚定的声音,表达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先烈们的缅怀。随后,讲解员讲述了“娃子”的故事,生动地展现了先烈们为了革命事业不惜牺牲生命的英勇事迹;共青团员诵读了陈自岗烈士之孙写给陈自岗烈士的信,信中饱含着对先烈的思念与敬仰,让在场的每一个人深受感动。“通过这些生动的故事和感人的信件,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先烈们的伟大精神和崇高品格。”一位参加活动的学生说。
在签名墙前,大家郑重地写下自己的名字,这是他们对先烈们的承诺,也是他们传承红色基因的决心。
“举行‘清明祭英烈·纪念碑下的思政课’主题活动,旨在进一步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大力弘扬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续写先烈荣光,进一步激发青少年‘强国复兴有我’的使命担当,让红色血脉、革命薪火代代相传。”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又讯(巴中融媒记者 李建军)3月26日,通江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新老退役军人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开展“老兵携新传薪火”思想政治试点主题活动。
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全体退役军人们沿千秋大道拾级而上,缓步来到红四方面军英勇烈士纪念碑前。他们整齐列队、肃穆而立,向为中国革命事业前仆后继、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们默哀致敬,深切缅怀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与不朽功勋。
“革命先辈为了心中的信仰,在枪林弹雨中抛头颅、洒热血。”在陵园内,老兵王德蒋语重心长地对年轻退役军人说,现在大家退伍后到了新的岗位,一定得保持军人不怕苦、不怕累的本色,要勇于拼搏,不能丢了军人的精气神。
“老班长,您讲的这些故事太让人震撼了!我们一定向你们学习,把革命精神传承下去。到了新的岗位,我们将努力工作,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年轻退役军人罗新宇当场表态。
“通过老兵带新兵的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强化了退役军人的思想认识,也搭建起了新老退役军人间交流的良好平台,有效促进了红色精神的传承与发扬,激励广大退役军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续写荣光。”通江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3月27日,巴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巴山红”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40余人前往巴州区界牌红军烈士陵园开展“我为英烈植棵树”活动,以增红添绿的方式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激励大家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