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县: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图一:位于陈河镇的通江县食用菌产业核心区。
图二:随着诺水大道通江县城至涪阳段的通车,人们出行、旅游更加便捷。
图三:四川能投(巴中)燃气发电项目。
图四:四川中科森蓝新材料有限公司。
图五:青峪口水库。
●2024年粮食总产量达47.8万吨,比上年增长1.3%
●招引企业50家、签约金额184.31亿元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1%
●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5%
……
去年以来,通江县锚定“2027年摆脱欠发达县域地位”目标,坚定“一县三地”发展定位不动摇,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安全、高效能治理,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明显加快。
1 集聚成势 发展动能愈发强劲
春日勃发,通江县坚定不移推进“生态工业兴县、先进制造强县”,着力构建以能源化工、电子信息、食品饮料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四川中科森蓝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40万吨超微细粉体材料生产项目”(一期)生产车间,一片繁忙。石灰石原料经破碎、磨粉、分拣、包装等全自动化流程,变身高附加值超微细粉体材料,销往全国各地。目前,两条自动化生产线日均产量300吨。
“公司生产销售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已与鸽牌集团、川环股份、川煤集团、西北橡胶等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实现持续供货与销售。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近2000万元,纳税将近300万元。”四川中科森蓝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亮介绍,项目(二期)正火热建设,将建成15万吨级纳米碳酸钙生产线,2025年6月试生产后,公司总产能将跃升至年产25万吨,预计年产值可突破3亿元。
通江能源化工产业破局起势,中科森蓝新材料项目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日前,通江县兴隆风电场项目首台风机基座(33号机位)顺利完成浇筑,标志着该项目进入主体建设快车道。项目总投资16亿元,覆盖兴隆、毛浴等5个乡镇,规划装机容量27万千瓦,计划2025年底首批机组并网发电,投运后预计年发电量4.86亿千瓦时,年产值约1.5亿元。
天然气和风光水优势资源开发利用力度进一步加大。新能源新材料百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建设,运达风电装配产业园建成投产,中科森蓝超微细粉体材料项目1期建成运营、2期即将投产,四川能投(巴中)燃气发电项目预计今年6月实现首台机组发电,兴隆27万kW风电场项目开工建设。
电子信息产业创新突破。通友微电、晨龙光电建成投产;泛翌先进陶瓷、智能基础装备制造两个项目预计上半年投产,电子元器件和电子结构件两条细分产业赛道初步构建。
食品饮料产业成链推进。深化与省内外科研院所合作,未来生物、润生堂开发银耳食品饮料及化妆品系列产品13种。祥云银朵、泉州好鲤项目预计今年5月投产,满产后可实现产值10亿元。……
随着一大批重大产业项目相继落地、建成投产,三大主导产业实现在布局上“从散到聚”,在规模上“从少到多”,在质效上“从弱到强”的艰难突破,新型工业正逐步成为通江摆脱欠发达县域的最强动能,支撑通江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2 追赶跨越 发展势头持续向好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面对种种艰难险阻,通江县保持定力、咬紧牙关、迎难而上推进项目、优化环境,呈现出农业稳、工业增、服务业好的良好态势。
连日来,青峪口水库项目建设现场一片繁忙景象,项目建设方抢抓水利施工黄金期,以“开局即决战、起跑即冲刺”的劲头,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奋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
作为国省重大水利项目,青峪口水库于今年1月顺利通过二期导(截)流验收,正式进入二期施工阶段。建设者们铆足干劲、争分夺秒、多方发力,努力实现“开门红”,为“全年红”奠定坚实基础。
“目前,我们正在进行青峪口水库二期边坡及基坑开挖和防护等施工任务。”中铁十一局青峪口水库工程施工总承包项目经理部党支部书记章明介绍,“现场有大型机械设备50余台套,施工人员100余人,目前已完成土石方开挖37万立方米,预计4月底完成基坑开挖任务,确保项目二期主体施工顺利推进。”
加快推进的项目,不仅仅是青峪口水库。过去一年,通江县创新重大项目分级协调机制,全年实施142个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163.2亿元。诺水大道县城至涪阳段正式通车,山花顶1号隧道全面贯通,镇广高速广纳隧道双幅贯通,青峪口水库完成一期工程,两次入列省水利厅“红榜”,G347改建纳入省十四五中调规划。
上争外引转向突破,主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探索基金招商、资源转化招商、央国企平台招商三大招商模式,首期投入5000万元建立产业发展基金,全年招引企业50家、签约金额184.31亿元。
此外,通江县把降本增效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关键一招,以务实举措推项目、以开放心态求合作,高质量举办首届产业发展大会,有序推进企业幸福中心建设,选派51名“企业秘书”,创新建立政企直通机制,开展7次巴商茶间荟,实现服务企业“零距离”,全力将通江打造成为企业容易做生意的地方。
数据显示,过去一年,通江全年粮食总产量47.8万吨,比上年增长1.3%;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1%;全年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5%……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通江县穷尽一切办法拼项目、拼招引、拼环境,“主动服务、有需必应、无事不扰”的营商环境有口皆碑,“一花迎来百花开”,企业更愿相信通江、选择通江、投资通江。
3 用心用力 发展成果惠及人民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今年3月5日,通江县召开城乡居民幸福生活八大工程动员誓师大会,正式吹响了改善民生,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的冲锋号。
每年新增就业保持在5200人以上、建设保租房400套(间)、实施新(改)建学校项目9个……朴实鲜活、直观易懂的量化指标,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政策的温暖与关怀。
过去一年以来,通江县投入真金白银,分批次解决。人民群众长久以来的关心期盼得到了强有力的回应,通江发展更有温度、有质感、有内涵。
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制定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安置方案,分19个批次逐步解决3542人养老保险;投入1.7亿元,有效化解乡镇信访矛盾;整治问题楼盘57个,10个保交楼项目竣工交付。
教育卫生聚人兴城,把教育卫生作为引领性工程,大力实施“暖心暖胃”工程,建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2家。城市品质更加宜居,深入推进城市更新,加快推动老旧小区改造,新建或改造供排水管网23千米,修补市政道路和人行道5500平方米,优化提升城市绿化工程、亮化工程。社会保障水平全面提升,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8%、99.98%。
国企改革释放活力,强力推进4家国有企业市场化、实体化试点改革;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通江历史上第一款ADC芯片正式发布;深耕生物育种赛道,成功选育“巴山3号”“工银1号”通江银耳新菌种,山地梅花鸡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现场核验。文旅商贸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白石寺红色文旅小镇二期等8个建成景区赋能提质。持续完善县域商贸服务体系,建成新消费场景诺水开元广场,新增市场主体5523户、居全市第一。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通江县正以产业转型塑造硬实力,用改革创新激发新动能,让民生温度标注新高度,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续写新时代答卷。(李云良 唐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