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4月9日 今日4版
  • 返回首版 | 返回巴中网
  • 中共巴中市委机关报
      A3  社会 【返回】

    通江县:全链条打造群众温馨就业港湾
    巴中融媒记者 张永龙

      就业是民生之本、稳定之基。今年,我市提出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幸福生活八大工程,将居民就业增收工程作为首要工程加以推进。

      为切实在稳就业、保民生方面下实功、解难题,通江县聚焦灵活就业人员、农村闲置劳动力等群体,通过构建全方位、一体化的精准就业服务体系,打造群众温馨就业港湾,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奠定重要的民生保障基础。

      建设终端 引导“马路零工”进市场

      近日,通江县妇联联合通江县零工市场(通江县人才网)举办了一场“保育师女性专场招聘会”。

      本次招聘会采用“线上+线下”同步的方式进行,工作人员在线下与求职者面对面交流,求职者通过通江县人才网发布的企业招工信息了解用工需求、薪资待遇等信息。

      “此次妇女人才专场招聘,线上共有10多家企业公司提供30多个工作岗位,活动现场参与人数40余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18人。”通江县零工市场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适应新形势下就业工作新需求,构建全方位就业公共服务体系,通江县通过扎实推进零工市场建设,为就业人员和用工单位搭建“供需桥梁”,着力化解“就业难”和“招工难”等问题。

      零工市场科学规划建设标准,配备卫生防疫、写字桌椅、饮水机、急救药箱等便民辅助设施设备,放置宣传资料、政策手册,确保零工市场服务规范。截至目前,通江县已建成县、镇、村三级人力资源“零工市场”35个。

      “我们明确零工市场职能职责、对接服务流程等内容,引导‘马路零工’到‘零工市场’开展规范化求职活动,简化求职招聘登记事项,加快供需双方洽谈对接,促进供需匹配效率。”通江县就业服务管理局局长张勇说。

      据统计,去年通江县依托人力资源市场、零工市场开展“赶集日”50余次,登记求职人员1.2万人次,促进用工单位和劳动力成功对接就业3900余人。

      立足基层 助力农村劳动力就业增收

      三级“零工市场”只是通江县推动高质量就业的终端环节,这样的保障体系建设还体现在全过程中。

      4月5日,走进通江县杨柏镇太平场村龙池谷蓝莓示范基地,一排排蓝莓树整齐排列,生机盎然。

      基地里,太平场村村民陈旭群正在施肥、除草,“自从加入劳务专业合作社后,我就能在家门口找到活儿干,真是太方便了。”

      陈旭群口中的劳务专业合作社,是指通江县杨柏镇太平场劳务专业合作社。为进一步开发农村劳动力市场潜力,助力群众就业增收,杨柏镇成立专门的劳务专合社为用工企业和农民工提供供需平台,助力稳就业保民生。

      劳务专业合作社依托现有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将用工人员纳入集中管理,全面摸清劳动力数量、就业情况及产业分布,畅通信息渠道,解决以往集体经济用工零散问题。

      “如今,蓝莓基地全年吸纳一万余人次的劳动力在园区里务工,为本地村民解决就业。”杨柏镇太平场村总支部副书记巨能治介绍,他们年人均务工收入1.2万元以上,最高可达到2.2万元以上。

      据介绍,目前,通江县已培育乡镇劳务专合社21个、村级农民工综合服务站154个,全面采集核实农村劳动力信息29.6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