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县沙河镇
稳就业 促增收 解民忧 幸福日子有盼头
磁选车间内,工人对霞石原矿进行除铁提纯。
巴中融媒记者 姜春 文/图
乡村振兴,产业为基,民生为本。培育优质矿业企业,推动就业岗位挖潜扩容,探索联农带农模式,注重收集民生诉求……
近年来,南江县沙河镇依托资源和组织优势,让老百姓在家安心就业的同时,不断提升生活幸福感。
促就业 带动户均增收3000余元
4月10日,在南江县沙河镇乐坝社区四川南江新兴矿业有限公司磁选车间,一批黄灰色交融的霞石(霞石,是一种含有铝和钠的硅酸盐,主要用于玻璃和陶瓷工业,商业价值十分可观。)原矿经过破碎、研磨后,通过运输管道正源源不断地送进磁选机中,进行除铁提纯。
“以前粗碎车间的球磨机只能让霞石的回收率达到60%,现在换成棒磨机,回收率达到80%。”四川南江新兴矿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冯波介绍,近年来,他们通过更新换代旧设备,引入大量智能化设备,极大提升了生产质效。
霞石矿业的迅速发展,助力巴中矿产资源优势转化为新材料发展优势,同时还吸引了更多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业。
“公司就开在镇上,尤其是像我们很多年轻的劳动力,可以优先选择在家门口就业,不仅能照顾家里,还能学一门技术。”磁选车间工人赵云峰高兴地说。
近年来,沙河镇新增市场主体116家,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限上商贸企业各1家,开发就业岗位290个,不断吸纳当地群众就近就地务工。
早上7点半,以背篼为计量单位的各种农产品从村民家中不断“涌”入本土抖音达人“敏月土特产”的直播间。
“流量助农”正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去年以来,通过探索“集体经济+庭院经济+直播带货”联农带农模式,沙河镇3个村集体经济纯收入突破20万元,回引返乡创办新型经营主体6家,新增“五小”庭院产业150户,培植本土抖音达人进村入户直播带货,带动户均增收3000余元。
暖民心 化解调解纠纷28起
“王叔,头再往我这边靠一点……”4月9日,沙河镇星光村红色代办队的陈芳帮助73岁村民王广兴拍证件照,以便及时上传医保系统。
看着面对镜头略显局促的老人,陈芳耐心地说,“莫担心,王大叔,这张照片帅得很,审核通过一定很快。”
办理完成后,陈芳又同其他几位身着红色制服的代办队“跑手”,分头前往村里其他住户家中收集诉求。红色代办队的创立,实现了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的转变,有效推动了基层服务质量提升。
近年来,沙河镇统筹整合镇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力量,成立“红色代办队”,每户张贴“便民服务联系卡”,深入群众家中开展“政策宣传”“意见收集”“帮办代办”等服务,靠前开展帮办、代办273次,不断跑出便民加速度。
小小一滴水,关乎大民生。沙河镇地处山区,季节性缺水问题短板明显,各村管道铺设年久失修,出现不同程度损坏。
接到群众反映,沙河镇迅速成立缺水供水领导小组,通过多方筹集资金,组织技术人员完成红旗、诸葛寨、金星供水管网改造提升,实现天桥村、保宁社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并增设4处应急供水设施,有效解决枯水期和用水高峰期供水能力不足的问题。
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为导向,该镇通过先后开展3轮全覆盖走访,面对面听取意见,实打实化解诉求、调解纠纷28起,兑现历史欠款342万元。
“在诉求打捞中,我们还发现群众十分关切村组道路、垃圾处理等问题。因此,我们建立诉求清单,新建、整治农村公路6.6公里,安装路灯280盏,增配移动式垃圾箱48个,以实实在在的新变化让老百姓可感可及。”沙河镇政府工作人员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