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7月25日 今日4版
  • 返回首版 | 返回巴中网
  • 中共巴中市委机关报
      A4  健康 【返回】
    南江县:到2024年底建成2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本报讯(巴中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建军)近日,南江县卫生健康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南江县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到2024年底,建成南江县人民医院和南江县中医医院2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到2025年底,基本建成布局合理、人财物统一管理、权责清晰、运行高效、分工协作、服务连续、信息共享的县域医共体,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

      根据方案,此次县域医共体建设围绕“县级强、乡级活、村级稳、上下联、信息通”的思路,以促进群众更好更公平享有医疗卫生服务为目的,均衡下沉优质医疗资源、科学有序推进分级诊疗,实现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发展方式转变。

      在构建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方面,成立由县委领导、县政府主导、多部门共同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指导总医院实行人、财、物等统一管理。组建以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分别为牵头总医院,县疾控中心、县妇幼保健院、县民康医院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多形式参与,32家乡镇卫生院、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成员单位的南江县人民医院医共体和南江县中医医院医共体。县域医共体总医院对各个分院行使管理权,成员单位保留原有机构设置、机构名称、法人资格,其职工身份不变。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办医疗机构自愿加入县域医共体。鼓励医共体成员单位探索脑外、心外、产科、新生儿科、放疗等高风险、高投入、资源有限的学科专业整合、分类集中布局、错位差异发展。

      在县域医共体管理模式方面,设立南江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总医院和南江县中医医院医共体总医院2个党委,由县乡医疗机构党组织组成,隶属于县卫生健康行业综合党委。组建县域医共体行政领导班子,医共体总医院院长为法定代表人,建立县域医共体内部管理机构。

      在运行机制方面实行县域医共体“八统一”管理,即统一编制管理、岗位管理、人员使用、经费管理、业务管理、财务管理、药械管理和信息管理,包括医共体人才“统招统用”,设立医疗管理中心、公共卫生中心、医共体财务运营中心,建立医共体审方中心,大力推行电子健康档案向居民开放。

      在完善县域医共体建设政策支持方面,落实财政经费投入,建立县域医疗卫生发展“资金池”;统筹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县聘乡用”“乡聘村用”的管理机制;推进薪酬制度改革,着力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技术价值,重点向工作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贡献突出等人员倾斜;优化支付方式付费改革,推进县域医共体医保基金总额付费,部分病程探索实行同病同付,持续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等政策,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

      在医防融合提升整体能力方面,提高医疗救治能力,围绕“一院一品”目标,分层次开展以急救、全科医疗、儿科、妇科、康复等为重点的基层院区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扶持具备条件中心卫生院创建二级综合医院。县域医共体总医院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推动中医药优质资源下沉共享,创建南江县中医医院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创新医防融合服务,把预防融入临床诊治全过程,构建由治疗疾病向防治并重转变的服务模式。拓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县域医共体内上级医院在专家号源头、住院床位和预约检查等方面预留20%以上的资源优先保障家庭医生转诊的患者。

      ■知多点

      什么是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就是把县域不同层级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纵向整合,完善分工协作,优化医疗资源调配,畅通上下转诊通道,形成责任、管理、服务、利益共同体,为居民提供疾病诊断、治疗、康复、预防、保健的全过程、全周期卫生健康服务。

      建设县域医共体有何意义?

      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可以更好地优化资源整合和下沉,拓展服务模式和内容,提高县域内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整体效能,让老百姓能够在家门口获得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让人民群众获得更高质量、更加便捷、更为经济的医疗卫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