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9月12日 今日8版
  • 返回首版 | 返回巴中网
  • 中共巴中市委机关报
      A3  党建 【返回】
    恩阳区渔溪镇升旗社区
    党建护航幸福路 群众致富有“猕”方
    • 1
    • 2
    图一:社区居民曾英方正在采收猕猴桃。
    图二:升旗社区猕猴桃种植基地。

    巴中日报全媒体记者曾洲 文/图

      金秋时节果飘香,眼下正是猕猴桃成熟丰收的季节。近日,记者走进恩阳区渔溪镇升旗社区的猕猴桃种植基地,绿油油的猕猴桃藤蔓枝枝相连,枝叶间密密麻麻的猕猴桃果实圆润饱满,空气中散发着淡淡的果香。

      “自从社区开始种植猕猴桃后,我们不仅平时可以到园区务工,自己也可以跟着种点,收入比过去高多了。”在种植基地里,升旗社区居民曾英方正忙着将采摘好的猕猴桃过秤、打包,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令人想不到的是,10余年前,这里还是成片的荒山,土地贫瘠和道路不通成了制约当地发展最大的桎梏。“我们这里以前叫五岭村,后来调整为升旗社区。”升旗社区党支部书记朱友成介绍,以前的自然地理条件极大地制约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来源,大多数人为了生活只能选择外出打工。

      困则思变,如何带领乡亲们改变现状,找到摆脱贫困的方法,成为当时村“两委”班子面临的一大难题。

      为了摆脱困境,村“两委”班子带队到苍溪、旺苍等地实地考察,并根据气候、土壤、地形等实际情况,结合专家建议和村“两委”干部多次讨论,最终决定通过发展猕猴桃产业促进群众脱贫致富。

      有了方向,自然干劲十足。锁定发展猕猴桃产业后,为了鼓励更多村民加入其中,村集体成立了绿生源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始规模化种植猕猴桃,同时为种植村民争取政策、技术,村民们种植猕猴桃的热情被点燃。

      “当时村里让我种植猕猴桃,因为不知道效益怎么样,我内心还比较纠结。”居民杨德俊说,在看到村“两委”带领大家发展产业的决心后,他不仅以土地形式入股,还拿出一万元用于购买幼苗和肥料。

      为了不让投入的钱打水漂,杨德俊一有空就找资料学技术,请技术人员现场指导。通过长时间的学习摸索,杨德俊逐渐掌握了果树嫁接、授粉等技术,成为合作社的“土专家”。“自从村里开始发展猕猴桃产业后,我们的日子也是越过越好了。”杨德俊说。

      如今的五岭山变了模样,放眼望去满目葱茏,猕猴桃树藤蔓纵横交错,随风摇曳。村里200亩猕猴桃生产基地通过流转土地、吸纳村民入股分红及务工,带动百余户村民稳定增收。猕猴桃变成了大家增收的“金果果”,让升旗社区的居民们笑得合不拢嘴。

      小小猕猴桃,致富添动力。近年来,按照“党建引领、因地制宜、群众增收”的思路,升旗社区多措并举盘活“沉睡”的土地资源,通过社区党总支牵头、合作社规范管理的产业发展模式,着力发展壮大猕猴桃产业,持续推进富民增收、产业振兴。

      “产业有了规模,我希望做得更专业些,眼界更开阔些。”谈起未来猕猴桃产业的发展,朱友成表示,希望能够充分利用电商平台和直播带货的形式进行多渠道销售,将猕猴桃打造成为升旗社区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特色产业,让群众生活更甜“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