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
巴中人才科技发展集团暨科创通、云上大学城平台推介活动在蓉举行
图:推介活动现场。
巴中融媒记者 曾洲 文/图
城市之间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如何脱颖而出?巴中,给出了答案。
去年11月29日,巴中人才科技发展集团揭牌成立。今年1月17日,巴中人才科技发展集团暨科创通、云上大学城平台推介活动在蓉举行。成立巴中人才科技发展集团,既是在全市抢抓人才强产业大背景下的顺时应势之举,又彰显了我市积极探索人才工作市场化新路径、做好人才引育留用文章的雄心壮志。
探寻我市人才工作发展轨迹,去年以来,按照“全面对标、精准发力、高位争先”工作思路,锚定省委人才发展雁阵格局赋予巴中目标定位,组建成立巴中人才科技发展集团,全市人才工作不断提质增效。
市场手段赋能 打造人才科技新高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科技、人才、创新三位一体,其中人才起着关键作用。为此,经市委、市政府批准,由市委组织部负责业务指导、市国资委提级管理的市属国有企业——巴中人才科技发展集团应运而生,这是巴中实现高水平打造“近悦远来”人才新生态的创新之举,也是实现人才引领驱动、支撑巴中高质量发展的长远之计。
在推介活动上,巴中人才科技发展集团负责人李怡波围绕“人才引进开发、人才科创服务、人才平台运营、人才数智融合、人才公共服务”五大领域,从“人力、人才、人民币”三个方面对集团进行了详细介绍,并现场与国投人力公司、成都人才发展集团等6家合作意向单位举行了签约仪式。
念好“人才经”,奏响“发展曲”。聚焦“一市四区三地”发展战略,巴中人才科技发展集团秉承“政府使命、企业属性”的价值理念,通过专业化理念、市场化运作、集成化赋能、数智化支撑四大策略,致力打造“人才+科技+产业+金融+服务”的创新创业生态圈。
人才服务市场化之路到底该如何走,才能更好地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添砖加瓦?顺应市场需求、契合发展战略,这是巴中人才科技发展集团的初心与使命。
“通过把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集中到平台上来,我们不仅可以为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能把人才的智力优势和科研成果转化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谈及未来发展,李怡波表示,集团将以建设“人才创新集聚地”为目标,精心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体系,为巴中人才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汇聚创新资源 构筑人才发展强磁场
活动现场,推介了巴中科创通和巴中云上大学城平台。响应发展之需,聚合科技创新。巴中打破地域限制链接创新资源和人才资源,创新成立巴中科创通、云上大学城平台,让企业、人才等更便捷地获取资源。
作为全市首个集政策发布、项目申报、成果转化、金融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技服务平台,巴中科创通平台以科技创新和科技金融服务为核心,整合科研院所、科技企业、金融机构等创新资源,为全市科技创新提供支撑。
“科创通平台不仅汇聚了市内外政策、成果、人才、资金等科技创新资源,同时整合了科技金融、成果转化、人才服务等一站式科技服务。”巴中科创通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该平台已汇聚369家创新主体、481位科技专家、43项科技成果,为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在巴中高效流动提供活力。
此外,依托互联网技术,我市还打造了线上线下融合的教育创新平台——巴中云上大学城。“云上大学城平台主要整合企业、高校、研究院所等资源,以实现企业和各高校、科研院所零距离、高效率、低成本的合作共赢。”巴中开放大学(巴中社区大学)教师陈虹燕说,平台也为巴中吸引外地人才提供了新渠道,更多人才通过云上大学城了解巴中、关注巴中,进而选择到巴中就业创业。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站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市通过抓人才集聚提质、抓人才支撑增效、抓人才平台补短,以科技为根、人才为本,海纳百川、兼收并蓄,为高质量建设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市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