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2月19日 今日4版
  • 返回首版 | 返回巴中网
  • 中共巴中市委机关报
      A4  综合 【返回】
    刘嘉麒:好学好问好思考是培养科学素养的关键
    (上接1版)

      问:据我了解,您现在在短视频平台上吸引了100多万的年轻粉丝,被他们称为火山爷爷。能不能给我们分享一下,您在研究玄武岩过程当中一些有趣的故事,能激发一下青少年对科学探索的一些兴趣?

      刘嘉麒:任何一种新的事物都有一个过程,例如我们做科研的人,首先得有一个想法,做的科研到底对社会对人类有什么用处,这是一个最实际的问题。从科学或者是社会要求来讲,我们做的事情一定要对,科学最后的落脚点就是要促进社会的发展,要为人民大众服务才行。具体到我做的火山研究,大家知道一个常识就是火山岩石,玄武岩是火山喷发的一种岩石,我研究火山到底有什么作用?火山岩石变成了高级材料以后,对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也提高了。你们也会想到做一件事情怎么为社会做点贡献,为国家做点贡献,但这个不是想做就能做,也得钻研,然后还得抓住机会,得下很多的功夫,最重要的就是得善于学习、善于思考。

      我们现在都强调创新,其实创新的本身要不就是别人没干好你干好,要不别人干不了你干,这才叫创新,别人能干你也能干,这不是创新,所以我们得做一些别人干不了或者别人干不好的事情。

      问:我们对青少年科普、对知识的普及,有时候需要考虑大众的接受度和通俗性,但可能往往会与科学的严谨性上有一定的冲突,您觉得怎么样去避免科学的失真呢?

      刘嘉麒: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问一个为什么,对待任何事物,要鼓励独立思考和持怀疑态度。我们在科学普及的时候,学到的、看到的、听到的东西,再经过大脑稍微分析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疑点,也不是说什么都错,肯定很多还都是对的,但是在对的当中,可能某一点上有毛病,也可能整体上就有毛病,在学习的时候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不要盲目的学习,既要相信也要怀疑,这样才能把握科学的准确性。科普的一个灵魂就是科学性,科普讲的是科学的普及,如果普及了但不是科学,反而起副作用。不要老强调一定要听话,听话也是一种美德,但是完全听话就限制了孩子独立思考,所以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可以去怀疑,可以去思考,可以去求真。

      问:怎样让孩子们对科学更感兴趣呢?青少年培养科学素养的关键是什么呢?

      刘嘉麒:我个人认为,小学以下的孩子要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让他多玩多接触,在玩的过程当中才能知道他对哪些东西感兴趣,感兴趣就能增加他多思多想,这是潜移默化的、自然形成的,对一件事物感兴趣了,思维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就大大增强了。兴趣是创造力的一种催化剂,我小时候在农村长大,那个时候爬山过河到处跑,后来我搞地质,也有从中受益的部分。

      科学素养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好学、好问、好思考,这个很重要。他在学、问和看的过程当中就增加思考,思考就能提高他的科学素质,所以要多为孩子们创造机会去学去问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