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响在灵魂深处的生命之歌
——读周东小说《燕子岩的回声》有感
何秀琼
“不唱山歌冷秋秋,唱个山歌解忧愁。解得忧来解得愁,唱得巴河水倒流。”阅读巴中作家周东的小说《燕子岩的回声》时,我的耳畔传来了巴山背二哥的号子声。在那绵长的声音中,我仿佛被带入了一片充满生活气息与人性光辉的世界。
《燕子岩的回声》这部小说以光雾山为背景,细腻描绘了巴山背二哥后代的成长历程,通过土狗子(吴月)、春梅子(周春梅)、黑牛子(罗栋梁)这三个角色的命运起伏,展现了背二哥这一群体艰辛而坚韧的人生历程和精神风貌。尤其令人动容的是,整部小说以背二哥的号子为线索,贯穿全文,如同一首回响在灵魂深处的生命之歌,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一、鲜活立体的人物形象
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立体,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土狗子的坚韧与担当、春梅子的聪慧与善良、黑牛子的勤奋与才华,在作者的笔下跃然纸上。他们不仅是背二哥的后代,更是新时代青年的缩影。他们的成长历程充满了挑战与机遇,体现了个人奋斗与时代变迁的交织。他们的父辈祖辈曾是背二哥。虽然生活艰辛,背二哥从未放弃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这种精神在孩子们身上得到了传承和发扬。
书中背二哥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他们背着重物跋涉在崇山峻岭间的画面,清晰地出现在我眼前。我看到了“那是一群穿行在褒斜道上的背二哥,从这里出发,走广元到陇南,出祁山,风餐露宿,面朝黄土得朝天,一步一荣枯,一步一光明”。能有这样的共鸣,缘于我曾与背二哥有着密切地接触。年少时,父亲先后在巴城草坝街和南池市场做布匹生意,顾客买了货,少不了雇佣背二哥。背二哥把货从铺子背到车站,根据重量和路程获得相应的微薄报酬。一个背篓,一支打杵,一路汗水,背二哥背的是生活的艰辛和苦涩,背的是对明天的期盼和呐喊。读罢小说,真的理解了作者为什么用最虔诚最动情的文字书写那些行走在我们生活中和记忆里苦难而伟大的背二哥。今天,“巴山背二歌”已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中还有一个震撼心灵的人物形象——婆婆。在小说中,虽然婆婆这一角色并非故事的核心人物,但她的形象却以其深沉的情感和坚韧的精神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丈夫的不幸早逝,儿子在外奔波,儿媳含冤入狱,使得婆婆不得不独自承担起抚养孙儿、照顾家庭的责任。面对生活的种种不易,这种苦难不仅体现在物质上的匮乏,更在于精神上的孤独与无助。然而,婆婆并没有被这些苦难所击垮,而是以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默默承受着一切,为家人撑起一片天。正如作者所说:“想着婆婆的前前后后,从那个新婚夜里开始的灾难,二十岁守寡,一个人含辛茹苦地带着我们一家在这深山里过着艰辛的日子,在胡家大院里默默奉献了一生光阴,完成了一个传统的农村妇女伟大且执着的坚守。”婆婆的苦难、对爱情的执着以及对亲人的守护,丰富了人物角色的内涵。这一立体而饱满的形象,让我们在品味故事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与温暖。
二、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
小说人物形象塑造如此成功,很大原因在于作者的艺术表现手法丰富多样。《燕子岩的回声》采用了生动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叙事手法,将大巴山的自然风光与人物命运紧密结合,营造出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氛围。
背二哥的号子作为灵魂线索贯穿整部小说,不仅增强了作品的节奏感和音乐性,更深刻地传达了背二哥们的情感与心声。这些号子既是他们劳动时的呐喊,也是他们对生活的抗争与希望,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小说还运用了诗意的语言,将大巴山的自然风光描绘得如诗如画。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川、河流、红叶、云雾等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相结合,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美。例如,对燕子岩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景观的壮丽,更通过人物的视角和情感赋予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到了10月,到了这个秋天,今年的红叶似乎比那一年都燃烧得旺盛。往年的红只是映红了水,今年的红连路和那些田坎都被染红了,还有春梅子和黑牛子家的狗身上和额头上都红得灿烂起来,燕子岩一下子涌来了很多人。”这种诗意的语言不仅增强了作品的文学性,也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一种心灵的触动。
小说的心理和细节描写尤为出色。作者通过深入人物内心,细腻地刻画了他们在面对生活困境、情感纠葛时的复杂心理。例如,婆婆在面对新婚丈夫的离世和家庭的变故时,内心的挣扎与坚强;三个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面对友情、爱情、亲情时的困惑与抉择。特别是胡家大院失火,婆婆临终时“伸着弯曲的手指,指着燕子岩,指着远处的天空”,口中说着“我等……等……等……”,这个画面深深地刺痛着我的心灵。读到小说结尾,伏笔揭开,原来婆婆把自己囚禁在胡家大院,直到油尽灯枯也不离开,她是在等她的儿媳回家。小说的心理和细节描写不仅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饱满,也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物的行为和选择,从而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他们的情感世界。
《燕子岩的回声》在叙事手法上采用了多种技巧,特别是顺叙中的插叙使得故事情节更加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作者通过不同的叙事视角和叙事节奏,巧妙地展现了人物之间的关系和成长经历。同时,作者在情节设计中也注重铺垫和伏笔的运用,使得故事发展既符合逻辑又充满惊喜。土狗子因妈妈的离开,对妈妈从思念到怨恨,后来真相揭开妈妈含冤入狱,他内心的感动、释怀、愧疚等等,让读者随情节的发展,心境不断变化,与主人一起经历离合悲欢。同时,人物通过与燕子岩的对话和梦境的穿插,揭示了人物内心的秘密,使小说带有一点玄幻色彩,很具吸引力。
三、深刻的主题与人文关怀
《燕子岩的回声》深刻揭示了背二哥这一群体的艰辛人生和精神风貌,同时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命态度。小说通过讲述三个少年的成长故事,展现了他们在面对家庭变故、社会变革时的勇敢与担当,以及他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深厚情感。这种情感不仅是对背二哥精神的传承,更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探索。在今天,“巴山背二歌”申报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不仅是对背二哥辛勤付出的肯定,更是对他们精神遗产的珍视与传承。
小说不仅讲述了三个少年的成长故事,更通过他们的经历折射出了大巴山三十年来的风云变迁。燕子岩从封闭落后的深山老林变成了全国著名的旅游观光胜地。燕子岩的背二哥已成为历史,他们的后代赶上了好时代、好政策,通过自己的努力,有能力肩负起建设、振兴家乡的重任。作品通过对人物命运的刻画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与伟大、生活的美好与艰辛。同时,作品也表达了对家乡、对亲人、对爱情的深深眷恋和执着追求。这种深刻的主题和人文关怀不仅使得作品更加具有思想性和感染力,也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更多的共鸣和思考。
总的来说,《燕子岩的回声》是一部充满人性关怀与生命力量的作品。它以背二哥的号子为线索,串联起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让我们在品味人物命运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生命的坚韧与美好。这部作品不仅是对背二哥精神的颂歌,更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值得每一个读者细细品味。
正如作者所说:“背二哥成为燕子岩最后的绝唱,但是背二哥精神将会永远激励我们这一代年轻人一路前行,努力奋斗,为我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奋斗,为我们的乡村振兴而奋斗!”
我的耳畔又飘来了悠长的号子声:
背老二,挑老三
走起——
抬脚不是大佬官
是啥子嘛
抬脚就是大马路
哈哈,哈哈
撸起袖子加油干
为啥子?
为了幸福万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