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3月15日 今日4版
  • 返回首版 | 返回巴中网
  • 中共巴中市委机关报
      A1  要闻 【返回】
    东风浩荡,弄潮儿向涛头立
    新华社记者 朱基钗 张研

      东方风起,春来潮涌,2025年全国两会胜利召开。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年新春、今年两会,更给人无边光景一时新的突出感觉。

      破壁出圈的“哪吒”,横空出世的DeepSeek,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人工智能+”行动,“投资于人”……从会内会外的一个个新词热词,我们可以清晰触摸今日中国的澎湃脉动。

      时代的跃迁,总在不经意的量变中引发质变;历史的新篇,总是在接续奋斗中挥写。

      今天,我们又处于“具有历史意义的时间节点上”:“十四五”规划即将收官,“十五五”规划正待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入重要一年。

      一声春雷响,人间万物苏。3月5日,惊蛰,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来到他所在的江苏代表团参加审议。

      深耕多年,代表们向总书记汇报着各自领域跑出的加速度——

      看产业,江苏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增至14个,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连续两年新增700多家,几大主导产业加快向全球并跑领跑迈进。

      看医疗,医疗科技工作者自主攻关、勇攀高峰,从当年在国内做不了心脏支架手术,到现在用中国医疗技术器械到海外开展手术带教,践行“医者无疆”理念……

      一地一域,折射家国变迁。

      “科技创新,江苏是有重要地位的,跟你们的经济实力相匹配。北上广、苏浙,包括现在一些中部地区,像安徽、湖北等,都是这样。”习近平总书记表示赞许。

      切身感受来自实地调研。

      去年10月,在安徽合肥察看重大科技创新成果集中展示,总书记感慨:“可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11月,来到科教重镇湖北武汉,看科创供应链平台成功案例,总书记勉励:“要增强自信、志存高远。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实践发展波澜壮阔,理论创新举要驭繁。

      全国两会,是一扇窗口。透过这扇窗口,可以纵览时代的风云激荡,可以感悟变革的其来有自。

      今年,在江苏代表团,关于新质生产力,总书记又一次进行理论的拓展和深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

      一年前,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总书记突出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前,到山东考察,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听取意见建议,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通过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也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春节前夕赴辽宁,看到百年本钢又焕发青春,习近平总书记道出所思所感:“老企业同样可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要求“统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

      纷繁世事多元应。循着思想演进的来路,在理论拓展的版图里,能体悟到深远的谋划、日新的思索。

      3月6日,政协联组会,聚焦家家户户关注的教育话题。习近平总书记结合自身经历娓娓道来:“我们自己的教育历程,天翻地覆!”

      “当年我给梁家河村里还集资办了小学,挺高兴的。后来为什么没了呢?也是好事,为提升教学质量,集中到乡镇去办了。那也是学校结构的一次调整。”(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