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川剧人焕新《玉簪记》
图一:第一场《投亲》。
图二:第二场《琴遇》。
图三:第三场《训徒》。
图四:第四场《还诗》。
图五:第五场《逼侄》。
图六:第六场《姑阻》。
图七:第七场《秋江》。
图八:第八场《船会》。
图九:梅花奖得主肖德美扮演潘必正。
巴中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敬伟 文/图
“月明云淡露华浓,欹枕愁听四壁蛩。伤秋宋玉赋西风,落叶惊残梦……”10月22日、23日晚7:30,成都新声剧场,川剧大幕戏《玉簪记》连续亮相第六届川剧节暨四川省第二届川剧汇演舞台。优美的唱腔以及娴熟的表演,赢得观众一阵阵掌声。
川剧《玉簪记》故事源自明代传奇,为川剧经典“八大记”之一。主要讲述道姑陈妙常与书生潘必正一见钟情,相恋甚洽,不料受阻于清规戒律,潘必正被逼赴考。陈妙常冲破禁锢,互赠玉簪、鸳鸯坠作为定情信物,以表忠贞。陈妙常雇船追赶潘必正,二人相聚秋江,演绎了一段美好的爱情故事。其中《秋江》一折于1952年荣获全国戏曲汇演一等奖,并被京剧等多个剧种移植,同时出访多国演出。
该剧由中国戏剧学院客座教授陈国礼担任编剧、导演,川剧表演艺术家、梅花奖得主肖德美担任艺术总监并领衔主演。“作为一部近40年没有在成都演过的全本大幕戏作品,《玉簪记》的重排演出也是对经典剧目的传承致敬。自8月以来,近40人冒酷暑,在巴中市恩阳区数场排练而成。”肖德美说。
焕新《玉簪记》由巴中市恩阳区川剧艺术团与肖德美工作室打造。肖德美说,此次演出是与基层院团的一次联动探索,让高雅艺术走进大众视野。今后还将挖掘《斩巴蛇》《红梅仙子》等巴中本土剧目,展现传统川剧艺术魅力,助力恩阳传统文化保护利用、恩阳“戏窝子”文旅品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