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1月27日 今日4版
  • 返回首版 | 返回巴中网
  • 中共巴中市委机关报
      A4  综合 【返回】
    “暖经济”持续升温 带旺冬季消费市场
    • 1
    • 2
    图一:上午9点,羊肉汤锅店铺的工作人员就在调制配料。
    图二:选购棉衣的市民。

      巴中日报全媒体记者 牟柯 文/图

      11月22日小雪节气,意味着气温逐渐下降,雨雪天气逐渐增多。走在街上就会发现,不少市民已穿起棉衣和羽绒服。衣、食、住、行等行业的冬季产品迎来消费旺季,吃一顿热腾腾的火锅、汤锅,采购一批保暖的冬衣、棉被已成为不少市民的入冬“仪式感”,推动我市“暖经济”持续升温。

      ■御寒衣物销量上涨

      “这款冬被是加厚的,原价299元现在活动价150元,很划算哦。”24日上午,在巴城巴人广场附近一家家纺店内,售货员正在给顾客介绍产品。记者看到,前来选购棉被、毛毯、羊绒被的顾客络绎不绝,而店门口摆放的一大箱棉拖鞋也早已被选购一空。

      “这两天降温,买这些保暖产品的顾客多得很,加上我们也在搞促销,很多产品每天一上架很快就卖完了。”该店铺一售货员表示,销量最好的是暖绒二合一被套、牛奶绒床单和加厚冬被等产品。

      气温骤降,催热了保暖生意。除了棉被,棉衣、保暖服也逐渐迎来属于它们的“旺季”。记者走访巴城各商业街、步行街及大型商场发现,这两天,服装店铺的人流量较平时明显多起来,不少市民开启冬日大采购。同时,围巾、帽子、手套“御寒三件套”也被商家们摆在最醒目的位置,方便消费者选购。

      在巴城王府井购物中心某运动品牌服装店,市民王女士提着大包小包的保暖衣正在选购羽绒外套。“这两天温度下降快,我今天专门来买羽绒服,为接下来更冷的天气做好准备。”王女士表示,论御寒,还得是羽绒服。

      ■暖胃食品热气腾腾

      香菜、葱花、白菜、萝卜……23日上午,在巴城麻柳湾桥下的一家羊肉汤锅店,店内的工作人员一边洗菜、切菜,一边在配置羊肉汤锅的蘸料。“天一冷,吃羊肉、羊杂汤锅的顾客就多了起来,最近几天我们店的顾客都是爆满,来吃晚饭最好提前预定。”店内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店内可同时容纳50多桌顾客就餐,到了晚上7点多,差不多就会坐满,生意好的时候会有第二轮顾客。

      此外,记者走访一些火锅店和烤肉店得知,气温下降后,就餐人数也比平时多。“冬天是火锅销售旺季,不论是周末还是工作日,晚上吃火锅的顾客都挺多,我们店也推出了实惠的团购套餐。”一火锅店老板说。

      随后,记者来到巴城北门社区农贸市场一家火锅食材专营店,店内各种火锅食材和调味品琳琅满目。“火锅和冬天是最佳搭档,应景又暖胃。”正在挑选毛肚的李先生说,每年冬天,他都会买一些火锅食材和家人一起烫火锅。

      除了火锅、汤锅,热奶茶、热咖啡等“暖”食品也迅速“升温”。大街小巷的饮品店周围随时有不少外卖员取餐,各种口味的热咖啡、热奶茶都很走俏。

      ■取暖设备更加多元

      “这款空调制热性能好、能耗低,还支持手机智能控制。”在巴城黄家沟建材市场内的一家店内,工作人员正在给顾客介绍智能空调。

      空调、电暖器、暖风扇、取暖器……记者走访巴城部分家电卖场发现,各种款式的取暖设备已被摆在显眼位置,不时有顾客询问或购买。不少商家表示,每年冬季来临,就到了取暖电器的热销期,很多顾客在选择产品时都很注重性价比,当然,“安全实用”是最重要的购买标准。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大家对于取暖设备的需求更加多元,使用场景不再局限于客厅,而是延伸到了生活的各个角落。记者发现,除了传统的取暖产品外,今年的取暖设备更加多元化、细分化,甚至细分到了身体的各个部位。针对手部保暖,有热水袋和穿戴式暖手贴、迷你暖手宝、发热桌垫;针对脖子保暖,有蒸汽暖颈贴、发热围脖;针对足部保暖,有发热鞋垫、暖足贴、电热袜;针对全身保暖,有发热保暖内衣、可粘贴暖宝宝等等,颇受消费者青睐。

      “一到冬天我就手脚冰凉,朋友给我推荐了一款‘暖脚神器’——电热袜,保温时间长,还能自己调节温度,一双115元的价格也能接受。”市民小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