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
通江县麻石镇中心小学 向琼
在小学教育阶段,我们将为孩子们打下较好的数学根基。这个阶段对于孩子们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我们的教育旨在帮助他们发展出正确的思维、分析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低年级的数学又是学好数学的一个前提条件,小学低年级学习数学的现状:有些学生表现出严重偏科现象,甚至有的学生20以内的加减法都要通过扳手指或摆小棒来完成;做题速度慢,正确率不高;有的学生天天不做作业。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为了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在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通过动手操作、讲故事、竞赛性的练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和措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让学生多观察、多动手
记得在上认识圆这一单元,我让学生回家剪圆、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各10个,第二天带到学校里来。上课时,我看到了同学们的图形,有的同学确实剪得很好。我设计了一个游戏,老师说某种图形,同学们马上拿出图形,举在手里,然后同桌的两个同学,你说我找、我说你找。通过这个活动,增加了对图形的感性认识。通过使用这些图形,同学们创造出了各种不同的图案。拼成的图有树、鱼、桌子等,真让人眼花缭乱。然后老师顺势问长方形有几条边、对边有什么特征?正方形有几条边,这条边有什么特征?三角形有几条边,圆是一条曲线还是一条直线等等。同学们把小手举得高高的,抢着回答问题。通过动手操作,他们认识了圆、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
二、通过游戏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课堂设计应该灵活多变,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一些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得数是10的加法时,老师出一个数,学生出另一个数,合起来是10,老师说:“我出8”,学生说:“我出2”。老师说:“我出9”,学生说:“我出1”,然后同桌的两个同学互相说,通过活动,学生掌握了得数是10的加法。然后通过开火车游戏,巩固了得数是10的加法。还可以通过评选“环保小卫士”来巩固所学的数。课外活动,同学们到街上捡废弃的物品,如塑料瓶、纸壳、废纸等,最后数一数,谁捡的数量最多,谁就是“环保小卫士”。通过这一活动,同学们既掌握了100以内的数,又增强了环保意识,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三、通过“小老师”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优秀的学生充当小老师。小老师是老师的助手,他们的学习成绩较好,让他们去辅导差生,效果会更好。他们年龄相差不大,有更多的话题。在辅导时,差生就会更轻松、更投入、更容易理解,接受知识快。优生既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又复习、巩固了所学知识,两全其美、相得益彰。老师可以放开手让优生辅导差生,增进彼此的情感。
四、利用讲故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喜欢听故事的心理特征,给他们讲一些关于数学方面的故事。在我们的数学王国里,有0、1、2、3、4、5、6、7、8、9这10个数宝宝。有一天,数妈妈带着数宝宝到野外玩得很开心,数宝0很羡慕,于是它也想跑过去和它们一起玩,数宝1、2、3、4、5、6、7、8、9,看见数宝0来了,很不高兴,说:“你表示没有,不想和你玩。”数宝0很伤心,数宝妈走过去说:“数宝1过来,和数宝0站在一起,其他的数宝看到了,他俩在一起,变成了10。”真奇妙,其他的数宝争先恐后和数宝0站在一起,组成了不同的数。
五、让学生走进田园,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秋天带学生走进大自然,孩子们走到玉米地里,数一数一块玉米地里有多少棵玉米,另一块地里有多少棵玉米,一共有多少?学生说:“把两块地里的玉米棵数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另一个学生说:“还可以提问,一块地里的玉米比另一块地里的玉米多多少棵?用减法计算。”带着孩子来到冬瓜地里,有学生说:“这些冬瓜就像一个个大圆柱。”小明说:“方形地里有18个冬瓜。”小林说:“圆形地里有20个冬瓜。”哪块地里的冬瓜多?学生们高声回答,圆形地里的冬瓜多,老师问:哪块地里的冬瓜少?学生答:方形地里的冬瓜少。孩子们边参观边提出很多问题,既认识了很多植物,又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使孩子们认识到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用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服务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