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2月22日 今日4版
  • 返回首版 | 返回巴中网
  • 中共巴中市委机关报
      A2  要闻 【返回】
    传承红色基因
    兴文小学创新打造“思政课堂”
    • 1
    • 2
    图一:作家张品成到兴文小学“红色大讲堂”讲课(资料图)。
    图二:兴文小学老师带领少先队员走进红色展厅(资料图)。

    巴中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永龙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铸魂育人的主渠道。如何真正上“活”思政课?

      立足巴中这片红色热土,巴州区兴文小学积极挖掘思政育人资源,在思政课的“打开方式”上下功夫,让“大思政课”呈现出更鲜活的方式,打造红色思政课堂,推动了思政课的改革创新。

      建强载体 打造思政教育“主基地”

      12月17日,在冬日暖阳照耀下,兴文小学校门外高达30米的火炬雕塑愈加熠熠生辉。

      走进校园,以“红”命名的楼栋、广场、食堂独具特色;在校园主道路两旁,红色景观随处可见;操场上,孩子们在“传承红色基因争做五星少年”的标语下奋力奔跑……在这里,“每块墙壁都说话”“每处景物都传情”,让学生不出校门就能接受红色文化教育。

      红色,是这所学校光荣且悠久的名片。“兴文小学曾是川陕游击队总指挥部所在地,也是川陕少先队总部驻地。这里曾组织过多次童子团、少先先锋队的工作会议,领导当年童子团工作及川陕苏区的群团工作。”巴州区兴文小学德育处主任刘芷伶介绍,挖掘红色文化内涵,赓续红色文化血脉,探索新形势下红色文化教育路径,是符合校情的务实之举。

      为文所化,物以载道。自学校成立以来,该校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不断探索红色文化路径,打造了以“红色记忆、红色引领、红星律动、红星灿烂”为主题的校园文化,通过雕塑、屏风、系列橱窗、系列活动等方式呈现,让环境植入形成环境课程。

      “比如,我们分别给不同班级取了不同的名字,用家乡烈士和曾经在家乡战斗过的革命者的名字,像刘伯坚班、李先念班、徐向前班等,促进学生价值认同。”刘芷伶说。

      近年来,为更好地传承红色文化,建强思政教育载体,兴文小学还着力建设打造了红色文化教育展馆。

      全馆以时间为轴线,以事件为引子,共分为启蒙思想开民智、披荆斩棘创苏区、红色基因代代传等九大篇章,深刻阐释了建党精神,让红色薪火根植于心,把初心使命代代相传,成为学校红色教育新阵地。

      “在红色文化教育馆里,我们经常开展红色经典诵读活动,馆里面也介绍了很多英雄先烈的事迹,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更应该传承红色基因,争做红色少年。”兴文小学五年级学生刘洋告诉记者。

      “今后,兴文小学将继续以红色文化教育展览馆为主阵地,让孩子们充分了解家乡人文历史,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学校党总支书记陈永明表示。

      丰富内容 用好红色资源活教材

      办好思政教育、传承红色基因,不仅要外化于行,更要内化于心。

      近年来,兴文小学坚持课堂教学主阵地,依托本地的红色文化资源,追溯红色校史,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生理特征,编写出了适合本校学情的红色文化教材,同时还将学生立体分层,涵盖各年级,开设不同课程;成体系的红色读本教材,立体分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并通过教材进课堂,为学生补足精神之钙,奠定成长之基,厚植爱国情怀,树立远大理想信念。

      改变的不只是上课的教材,还有上课的形式。

      “牛儿还在山上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面对敌人的威胁,刘胡兰大义凛然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11月1日,兴文小学开展了以“传承红色基因,争做强国少年”为主题的讲红色故事比赛活动。

      稚嫩的童声中,王二小、刘胡兰、海娃等一个个鲜活的英雄事迹重现在大家眼前,诉说着对小英雄的纪念与敬仰。

      “讲红色故事”是兴文小学长期开展的红色文化教育重要系列活动之一,也是学校落实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学校各班利用课堂内外扎实开展“讲红色故事”活动,充分运用独具地方特色的“红色地标”文化资源,赋予活动更多的新时代价值,培养孩子们听故事,读故事,讲故事的兴趣特长。

      为让学生思政课丰富有趣,学校也将思政课从课堂走出课外,积极拓展思政课活动阵地,发挥校外优秀的红色展馆、爱国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等独特的教育价值,追寻红色足迹。

      在学校文化墙上,一张张生动活泼的照片,彰显着学校推动红色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种种努力。

      “这张就是我们去晏阳初纪念馆的照片。每年清明节前后,我们都会组织全校师生徒步2公里左右,到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晏阳初纪念馆、将帅碑林等地瞻仰革命先烈,缅怀革命先烈,争做红军精神‘小传人’。”刘芷伶介绍。“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引领,扎实推进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用好红色资源活教材,不断探索和完善思政教育的内容与形式,照亮学生的理想信念之路。”陈永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