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好生态之问:以“生态”之美厚积高质量发展之势
——“巴中发展五问”系列报道之一
巴中融媒记者 严波 张维 曾洲 姜春
编前语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蓄势之年。站在这一承前启后的历史节点,巴中高质量建设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市任务更加艰巨,如何以高质量发展破题突围、蓄势跃升?两会期间,市委书记鲜荣生深度把脉巴中发展,提出“巴中发展五问”——需要涵养什么样的生态、需要整合什么样的资源、需要什么样的工作策略和方法、需要什么样的干部、当前巴中政治协商需要关注什么重点,直指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命题,为全市上下凝聚共识、锚定方向提供了关键指引。“五问”既是方法论,更是宣言书。今日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生态是一个巨系统,既存在于自然环境,也存在于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站在新起点,巴中正以高质量建设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市为目标,积极探索既符合时代特征又彰显地方特色的发展路径,全力擘画中国式现代化的巴中图景。“巴中发展需要涵养什么样的生态”成为当前各级干部深入研讨的核心课题。从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到绿水青山的自然生态,再到活力迸发的经济生态,多维度的生态建设思考正在全市形成广泛共识与热烈讨论。
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
推动政治生态气象更新
“在巴中工作转段、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必须加快补齐干部队伍建设短板,以干部之变引领发展之变。”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使命,如何加快锻造政治过硬、专业理性、务实精进的干部队伍?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苟国有更加深入的思考:核心是坚定理想信念、关键是鲜明用人导向、根本是干部培优提能。
(下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