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首届青少年科普视听大会——
一场跨界联动的全国科普视听盛会
图一:科普大视界。
图二:游客在大巴山影像记忆馆体验幻灯片播放原理。
图三:游客在影立方体验馆打卡游玩。
巴中融媒记者陈杨/文 夏雨 何雨隆/图
“用镜头记录知识传承用光影传播科技力量”作为首届青少年科普视听大会主题,过去一个多月来,在媒体和网络上广为传播。国内多架航班、多列高铁上,官方呈现的广告词引发人们好奇:将于2月15日至16日在巴中(恩阳)举办的首届青少年科普视听大会有哪些看点?巴中融媒记者走进现场,带您一探究竟。
高精尖
打造全新科普视听盛宴
首届青少年科普视听大会,由川传虚拟现实视听技术创新与应用国家广电总局实验室、《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科普视听宣传委员会、中国民主建国会四川省委员会、中国(成都)超高清创新应用产业基地管委会、巴中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主会场设在巴中恩阳科普大视界。
将于2月15日开幕的首届大会,预计将有10名院士,约200名科学家代表、科研院所及高校知名专家学者、科研教育领域优秀人士,以及全国科技爱好者、科普视听博主、科普视听从业机构、知名媒体机构人员共计3700余人齐聚巴中;在今年8月举行的科普视听月期间,预计将吸引数万名科普爱好者来巴中观摩体验科普视听的魅力。
主会场科普大视界是由两个国家级视听平台——虚拟现实视听技术创新与应用国家广电总局实验室、中国(成都)超高清创新应用产业基地,联合巴中打造的科普视听馆,为大会的举办提供了硬件支撑。众多院士现场开讲,加上“1+10+1”科普视听场景,实现复杂科学知识趣味化、传统书本知识视听化,打造全国乃至全世界线上线下的“科普盛宴”,凸显“国家级、科技味、潮流范”特色。
大会核心内容包括科普视听大会、科普视听月活动、科普视听馆沉浸式体验等多个环节,形成常态化举办科学家科普大讲堂的支持机制。2025年举行的首届大会,包括2月大会开幕和8月科普视听月等系列活动,结合“青少年科普阅读行动”“科学少年中国行”等多类品牌活动,引领青少年沉浸式体验数字光影技术,近距离接触科学,体验科学的魅力。将围绕包括航空航天、大国重器、工业智造、历史科考、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等十大主题,跨界联动开展科普论坛,众多院士和专家将开展主旨演讲和主题讲座。涵盖国家科技热点,与青少年学业、兴趣、成长、生活紧密相关的热点,以耳闻、目见、足践和手辨的方式,对提升青少年乃至社会公众的科学素养不可或缺,引领青少年发现科学的未知之美,走进科学的魅力视界。
最科技
潮流场馆提供极致体验
1月25日,科普大视界在恩阳开园,这也是全国罕有建成的大型沉浸式超高清科普视听与数字光影创意谷。
科普大视界是4K/8K/12K/16K大型沉浸式超高清科普视听与数字光影场馆群落,也是目前四川省技术领先、全国一流的数字文旅和科普视听融合产业载体。特别是在数字文旅高速发展背景下、视听新质生产力推动下,科普大视界中建成投入运营的1个16K超高清LED球幕飞翔动感影院、10个元宇宙光影馆群落、1个大巴山影像记忆馆的“1+10+1”数字光影场馆矩阵,主要特点是4K、8K、12K、16K沉浸式超高清科普视听和数字文旅深度融合。其中,飞翔影院是目前国内最大的16K超高清7D沉浸式LED球幕飞翔互动光影视界,配备232个动感座椅,屏幕弧宽约40米、弧高约30米、展开面积约两个篮球场。《飞越蜀道·千年米仓》《大国重器》等视听盛宴更是将体验感拉满,让观众身临其境,体验感十足。
科普大视界不但涵盖航空航天、文博科考、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生物科技等多个热门领域的最新成果与应用展示,还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其唐风宋韵为主题的主场馆,融合了巴文化、米仓文化、红色文化等元素,格外吸睛。互动体验区可体验沉浸式超高清、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现代数字光影技术,集视听科技、文博科创、动漫科幻、影视科普于一体,科技感十足,观众可体验嫦娥奔月、蛟龙下海、天宫一号等数十个大国重器的数字化和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此外,位于科普大视界内的知识就是力量科普视听馆将于大会举行期间正式开馆,通过数字光影展示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项目借助先进技术与丰富资源,以生动、直观、互动的方式向青少年呈现科学知识。此外,科普视听馆还将定期举办科学家研讨会,促进学术交流与科学知识普及。
不落幕
每年100场活动
促进科普与多产业融合
2024年12月,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43号主席令,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公布施行,进一步强化科普工作的战略定位、拓宽科普传播渠道与方式、促进了科普内容的创新与丰富、增强了科普工作的社会责任感,全国科普工作迎来新指南。
青少年科普视听大会积极响应号召,旨在以高质量的科普视听内容与活动,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热爱与探索精神,形成具备新时代特色的科普传播新模式,将大会打造成全国性的科普、科技和视听业界品牌。
根据相关数据,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超过10亿人。《知识就是力量》用优质科普资源赋能网络视听,携手政府、社会、市场占据科技传播的制高点,将推动中国期刊品牌在跨界融合方面的全新尝试,在打造社会化科普新引擎的创新探索。大会主办方之一《知识就是力量》杂志,自1956年创刊以来,作为中国科协主管并由中国科学家为青少年创作的科普期刊,凝聚了众多顶尖科学家的智慧结晶。茅以升、李四光、钱学森、华罗庚等众多知名科学家都曾为杂志撰写了流传至今的精彩科普文章。2024年12月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举行的青少年科普视听大会新闻发布会,茅以升、邹宗平等知名科学家后代也到现场为大会加油鼓劲。
经过多次协商和到巴中现场考察,虚拟现实视听技术创新与应用国家广电总局实验室、《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等主办单位决定,青少年科普视听大会将落地巴中10年、连续举办十届。按“一年一大会、一月一院士、一周一专家”的标准,每年举行近100场知识讲座、科普视听等活动,打造不落幕的科普城。
以传承获得发展的源动力,以创新赢得发展的新赛道。青少年科普视听大会在引领青少年沉浸式体验数字光影技术、近距离接触科学、体验科学魅力的同时,与文旅产业、现代视听产业同频共进。注重产业融合,开辟科普与文旅产业、现代视听产业的融合新赛道,形成科学家科普常态化支持机制和科普视听常态化传播机制,为科学家精神的传播提供持续保障,让更多人知道科学家们把传承与振兴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