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育项目增动能 融圈建链强产业
——巴中经开区提速提质创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
图一:“欢迎回家·一路向新”巴中经开区企业新品集中发布活动现场。
图二:泰美克:工人对产品进行质检。
图三:东西部协作产业园(一期)施工现场。
图四:兴沣瑞:工人封装产品。
图五:忆佳钢结构:机器作业。
图六:伍库智造:工人生产灯具。
图七:铭诚微:5G智慧工厂。
一条条生产线开足马力,一名名工人干劲十足,年味还未散去,巴中经开区重点企业已经进入紧张忙碌的生产状态;
重点项目建设现场机械轰鸣、车辆穿梭,建设者们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争分夺秒赶工期、抢进度;
击鼓催征,多部门联动,全心全意服务企业复产、项目复工,与此同时,招商引资又迈出了新的步伐;
……
这是新春伊始的巴中经开区,也是新质生产力勃发的巴中经开区,更是主导产业振兴发展的巴中经开区。
复工复产
新质生产力动能强劲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
春节刚过,巴中经开区重点项目就吹响复工“集结号”,按下建设“快进键”;融圈建链的链上企业,正以奔跑姿态拼抢新赛道;商贸服务业已全部复商复市,商家干劲十足,消费市场持续提振。
天气微寒,东西部协作产业园项目建设热火朝天,6台大型机械设备与60余名基建先锋昼夜奋战,幕墙安装与二次结构施工同步推进,正向着6月整体竣工目标全速冲刺。
“自2月5日复工以来,项目团队抢工期、赶进度,迅速进入全力攻坚阶段。”项目副经理李华峰介绍,按照规划,一季度将重点推进宿舍楼主体结构封顶、厂房剩余二次结构收尾,同步启动装饰装修、机电安装等工序。
与此同时,钠电产业园办公楼装修进度达85%,目前已开启地坪固化工序;S409产业廊道建设如火如荼,这条“产城融合大动脉”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市中心城区和巴中经开区路网系统,为产业集群发展拓展新空间。
项目复工、企业复产为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面对一季度繁重的订单任务,2月5日,四川泰美克科技有限公司巴中工厂就复工生产,全力以赴赶订单,力争实现新春“开门红”。“2025年公司将开拓市场、增加订单,生产目标力争在去年基础上增长30%至40%,同时将启动二期项目建设。”巴中工厂厂长周志磊介绍。
伍库照明西南智造基地2月3日率先开机复工,50余名工人伴着飞溅的金属火花打响“新春第一战”;忆佳钢结构车间大年初三焊花闪耀,700吨钢结构订单让90%员工提前返岗;泰美克科技发放开工红包,吹响生产“冲锋号”,百万元订单让生产线即刻进入“战斗”状态;兴沣瑞药业三条智能化生产线全速运转,同时研发新中药产品……
截至目前,巴中经开区36家工业企业、72家商贸企业、30个重点项目已全面复工。
融圈建链的链上企业,正以奔跑姿态拼抢新赛道。企业拥有的先进技术、生产的产品,不仅展现了辖区企业的强大研发实力,更是巴中经开区“向新攀高”的缩影。巴中经开区高新技术产业占比正持续提升,新质生产力持续释放新动能。
招大引强
融圈建链助力产业振兴发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产业是核心支撑。融圈建链是推进主导产业振兴壮大的关键一招。
巴中经开区围绕工业5大主导产业、10条细分赛道,系统绘制“四图三库”,全力指导主导产业招大引优和重点企业培育培优、延链补链。
有了“鱼鳞图”,融圈建链就有了方向,更有了动力。
1月18日下午,巴中经开区九寨山秋池书院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这是“欢迎回家·一路向新”巴中经开区企业新品集中发布活动的现场。
商协会代表、外来投资企业、重点项目参建企业、签约企业、巴中经开区重点企业代表、知名乡友等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场科技与创意交织的新品盛宴。活动中,6个项目成功签约,其中3个制造业项目、3个现代服务业项目,总投资22亿元。
“这些签约项目围绕巴中经开区主导产业和细分赛道,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建成后,对于进一步完善产业生态,提升产业发展能级,促进巴中经开区高质量发展和创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具有重要意义。”巴中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杨杰表示。
为持续“强链”、不断“延链”、务实“补链”、全力“助链”,巴中经开区高效推进、提速提质产业集群壮大、对外开放提升、科技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发展、统筹协调提升“五大攻坚行动”。
紧扣主导产业细分赛道,巴中经开区一刻不停招大引优,坚定不移把产业招商作为“一号工程”,集成“5个产业招商平台+1个专业招商公司”“链长+链办+招商专员”力量矩阵,着力当好全市高水平对外开放先行区。
过去一年,巴中经开区引进产业项目增长56%,落地2家上市企业,2家企业入围四川省服务业民营企业50强,建成全市首家5G智慧工厂,科创型中小企业累计达60余家,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落子”,巴中低空经济产业园项目开工……
以商招商、延链补链,通过平台招商、产业链招商、委托招商、驻点招商等多种方式,招商实效在不断提升的同时,产业链、产业集群也在不断完善、聚集。
引育结合
让市场主体有动能有激情
主导产业融圈建链,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市场主体的招引和培育。
培育壮大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巴中经开区提出全力突破培优育强,坚持“做强头部、壮大腰部、夯实底部”,制定企业培育、培优、培强“三个一批”实施方案,优化落实“领导挂联”“一企一员”“一企一策”机制。这样的培育机制,让企业受益良多。
巴中铭诚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去年12月23日,铭诚微电子5G智慧工厂建成投用,成为全市5G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全面应用的新标杆。
“通过‘智改数转’及5G+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企业受益颇多——通过建设5G专网、新增工业级网关、数据模组,实现‘机器换人’;通过搭建企业数字大脑、数据上云,将获取的各类生产经营数据价值最大化,实现‘数字换脑’。”铭诚微电子公司总经理冉博文认为,项目为公司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蝶变转型提供了强力支撑,为全市“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构建了新样板。
服务实体、壮大企业的努力不止于此——
专班推进。优化完善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升规入统3个攻坚专班,同步组建若干重点项目攻坚小组,构建形成“1+3+N”力量矩阵,全力攻重点破难点疏堵点,以亲自干、具体干、干具体高位推动重点工作突围突破。
优化体制。优化巴中经开区“一区多园”体制机制,改管理体制、改内设机构、改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运行过程中的堵点难点问题、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努力让巴中经开区发展更具活力、更加开放。
夯实载体。为了提高大企业、好项目落地吸引力,快马加鞭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园、数字经济产业园、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加快科创中心实体化运行,建设运营企业幸福中心。
深化改革。持续聚焦深化改革,攻坚优化营商环境,在企业开办、项目审批、招标投标等方面,全面实行“限时办、马上办、极速办”机制,力争办理时间平均提升50%以上;坚持“零等待”保障,全面推行“标准地”供地,力争新增工业项目均可实现“拿地即开工”;落实“企业宁静日+联合检查日”“企业恳谈会+项目联席会”机制。
……
从智能车间到科研办公室,从建设工地到产业廊道,巴中经开区通过深化“融圈建链”战略布局,加速新质生产力培育,以“满格电”状态创建国家级经开区。
(李云良 杜沅嫒)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